眭固于河内。从破刘备,又从破颜良,拔白马,进至延津,破文丑,拜偏将军。与曹洪击强贼祝臂,破之,又与史涣击袁绍运车于故市,功最多,封都亭侯。
徐晃传明显可以看到随曹操东征,从破刘备,而不是在官渡布置防线。当然也可以说是破刘备之后布置防线,存疑。
《乐进传》:吕布于下邳,破别将,击眭固于射犬,攻刘备于沛,皆破之,拜讨寇校尉。
《夏侯惇传》:转领河南尹。太祖平河北,为大将军后拒。
压根就没看到夏侯惇有屯延津一说,反而是在镇守后方,刘延倒是出现在了白马。但是我在这里小小的吐槽一下,三国志一般都会为传主美,但是夏侯惇好像是个特例onno~,可能是后人没给陈寿米吧~
《曹洪传》:别征刘表,破表别将于舞阳、阴、叶、堵阳、博望,有功,迁厉锋将军,封国明亭侯累从征伐,拜都护将军。
也没有曹洪屯守宛城一说,倒是后来,官渡之时,曹操让曹洪留守大本营防备张合等人的进攻,所以说,曹洪应该是随着曹操一起在官渡,我小说所写屯宛是单纯是为了对应这本我很喜欢的脑补秘史来的,后面会让他回归正史线。
《曹仁传》:太祖器其勇略,不使之郡,以议郎督骑。太祖征张绣,仁别徇旁县,虏其男女三千余人。太祖军还,为绣所追,军不利,士卒丧气,仁率厉将士甚奋,太祖壮之,遂破绣。
太祖与袁绍久相持于官渡,绍遣刘备徇彊诸县,举众应之。自许以南,吏民不安,太祖以为忧。仁曰:“南方以大军方有目前急,其势不能相救,刘备以强兵临之,其背叛故宜也。备新将绍兵,未能得其用,击之可破也。”
太祖善其言,遂使将骑击备,破走之,仁尽复收诸叛县而还。绍遣别将韩荀钞断西道,仁击荀于鸡洛山,大破之。由是绍不敢复分兵出。复与史涣等钞绍运车,烧其粮谷。
真实历史,曹仁在本传是主动提出出击刘备的,而不是我写的鉴于荀攸的远谋,被动防守。
还有就是《卫觊传》中,明显提到,是钟繇到了关中,关中皆服,才回的许都,说明,卫觊一直都在关中,而不是脑补史中的十一月,出使关中...
哎,以前看这本书的时候惊为天书,三国战争写的辣么精彩,现在看来,漏洞百出呀~onno哈哈~~
ps:那张历史悠久的老图,我也发书友圈了~大家看下作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