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存储芯片(3 / 4)

历史上,b技术由英特尔首席系统技师巴特发明,英特尔最终决定免费开放这项技术,并且与微软、康柏等公司合作,将其确定为计算机的一种通用标准接口。

庞学林申请了b专利后,决定将其免费开放,并且通过唐·瓦伦丁的关系,游说康柏、微软、英特尔等企业接受这个统一的标准接口。

目前得到的反馈很好,不出意外的话,从明年开始,绝大多数电脑厂商生产的个人电脑中,都将出现b接口。

有了这样的铺垫,未来庞学林再退出u盘的话,没有任何企业能够从技术角度绕开他所拥有的专利。

届时海思半导体在存储芯片领域,也完全可以凭借u盘的成功,获得良好的回报,并且形成研发生产销售之间的良性循环。

当然,这种话庞学林现在自然不会和夏培肃以及倪光南明说。

夏培肃见庞学林一脸自信的模样,张了张嘴,最终什么都没说。

要说在研发领域,夏培肃有信心胜过眼前这个年轻人。

但是在做生意方面,夏培肃在庞学林面前就没有任何发言权了。

君不见甚至连r日报,都已经公开宣称庞学林是年轻一辈的企业家领袖了么?

庞学林在星环cvd营销过程中的种种操作,甚至连夏培肃这样一心沉湎于学术领域的大家,都有所耳闻。

由此可见庞学林在国内的热度了。

这时,倪光南说道:“庞总,那你说的第二代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内存,指的是什么?”

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内存,指的就是sdra。

这是有一个同步接口的动态随机存取内存(dra)。

通常dra是有一个异步接口的,这样它可以随时响应控制输入的变化。

而sdra有一个同步接口,在响应控制输入前会等待一个时钟信号,这样就能和计算机的系统总线同步。时钟被用来驱动一个有限状态机,对进入的指令进行管线操作。

这使得sdra与没有同步接口的异步dra相比,可以有一个更复杂的操作模式。

管线意味着芯片可以在处理完之前的指令前,接受一个新的指令。在一个写入的管线中,写入命令在另一个指令执行完之后可以立刻执行,而不需要等待数据写入存储队列的时间。在一个读取的流水线中,需要的数据在读取指令发出之后固定数量的时钟频率后到达,而这个等待的过程可以发出其它附加指令。这种延迟被称为等待时间,在为计算机购买内存时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

sdra在计算机中被广泛使用,从起初的sdra到之后一代的ddr,然后是ddr2和ddr3进入大众市场,2015年开始ddr4进入消费市场。

庞学林要做的,就是ddr内存。

ddr内存的正式名字是ddr sdra(dual date rate sdra),顾名思义就是双倍速率sdra,从名字上就知道它是sdr sdra的升级版,ddr sdra在时钟周期的上升沿与下降沿各传输一次信号,使得它的数据传输速度是sdr sdra的两倍,而且这样做还不会增加功耗,至于定址与控制信号与sdr sdra相同,仅在上升沿传输,这是对当时内存控制器的兼容性与性能做的折中。

ddr sdra采用184p的di插槽,防呆缺口从sdr sdra时的两个变成一个,常见工作电压2.5v,初代ddr内存的频率是200hz,随后慢慢的诞生了ddr266、ddr333和那个时代主流的ddr400,至于那些运行在500hz、600hz、700hz的都算是超频条了,ddr内存刚出来的时候只有单通道,后来出现了支持双通芯片组,让内存的带宽直接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