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平王府(1 / 2)

时值二月初,顾锦尘终于抽出了时间,备了些礼物去了邯阳汝平王府。说到汝平王府就不得不提一提它的来历了,那还是七十多年前的事了。

现任汝平王陆岩的祖母是圣祖爷的亲姐姐,也是南越第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将军,亦是顾锦尘的曾祖父,顾渭洲的红颜知己。

当年六国围困,四境门户大开,真是应了那句国破如山倒,不出三个月就到了兵临城下之际,临朝的皇帝惶恐出逃,却在途中被俘,其余皇室也都死的死,逃的逃,散的七零八落。

当时手握南越半数军权的长平王,救驾不及又被封了前路,只能退回封地死守。几场胜仗下来,众人又像是看到了希望,将他视作救星并推至高位,他推脱不及只能临危受命,这之后他们四处招兵买马,收拢军队。

不久后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他们遇上了时任尹川都尉的顾渭洲。

当时尹川被困,顾渭洲死守城门不降,在城中兵马匮乏的情况下足足守了十多天,直到城中百姓全部安全撤离,他才打开城门,诱敌入城,准备同其殊死一战。

巧就巧在,那群撤离的百姓,中途遇到了刚经历过一场酣战的长平世子,也就是后来的圣祖爷哥舒黎和其长姐——长平郡主哥舒雯。

他二人在了解了情况后,就带着两三万人的队伍,一路直奔尹川,好在一切都还来得及急。敌军被困尹川城内,被尹川军和长平军前后包抄,死伤殆尽。

这一战后,顾渭洲就带着尹川军投入了长平王的麾下,随后五年间,他同圣祖爷姐弟经历了大小战事百余场,几经生死关头,他们成了彼此的盾和矛,成了生死相托的挚交。

南越失地被渐渐地收了回来,夺回临安故都后,长平王也正式称了帝,改国号为庆元,长平王爷因此被称作庆元帝。

原以为一切都已经好起来了,不想改号之后的第一场仗,竟打得格外艰辛,从数九霜秋,一直打到隆冬腊月,战火纷飞,死伤无数,就连长平郡主和郡马也长眠于那片焦土之下。

那是圣祖爷和顾渭洲一生都不敢回顾的噩梦,可它却常常出现在两人的梦中,时刻提醒着他们,这是他们沾沾自喜,得意轻敌的后果!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在他们心中,郡主和郡马就是他们连累致死的。

可惜他们没有亲眼看到敌军仓皇逃去,失去的国土全部收回,可怜他们尚在襁褓中的孩子,从此失去双亲,不识父母模样。

圣祖爷继位后,将自己的那支军队交给了顾渭洲并为其赐名为长燿军。

而顾渭洲本人亦获殊荣,拜为上将军执六虎符,掌天下兵马;并领元帅之衔,赐长燿帅府。

已逝的郡主被追封为华英长公主,郡马则被追封为汝平王,爵位世袭罔替。他们的幼子则由圣祖爷亲自抚养,与皇子们同寝同食,直到他十八岁那年自请封地于北境,圣祖爷才放他离开。

北境邯阳郡,毗邻北楚,西渝两大强国和西北的四方小国,是南越最为重视的边境要塞,堪称命门。

其内一个小小的平壤县都设了一府都尉,专掌军权,可见是一个怎样紧要的地方。

圣祖爷肯定是不放心他一个人守着这样一个重要的地方的,就同顾渭洲商量了一番,选来选去也没有找到什么合适的人选,正在两人为此事苦恼之际,顾渭洲的独子突然自请戍边了。

于是圣祖爷就将他指派去了邯阳郡,他与小汝平王自幼便交好,如此也算是兄弟齐上阵了。

见到汝平王的那一刻,顾锦尘脑海中飞速闪过的都是这些个陈年旧事,可惜昔日的圣宠已不在,汝平王的实权早已因为先帝的一削再削,而荡然无存,如今就只能调配些王府的府兵了,还不如一方郡守的权利来得大。

“贤侄,在想什么?”陆岩说了许多话,一回头却见顾锦尘早已神游四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