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局势(2 / 5)

一梦维艰 天朝圥忈 2946 字 3个月前

人,骑马的也就五六个,推着几车金银珠宝如何逃得?只能边战边逃,尚未跑出十里就被我率军团团围住,杀个精光,没死的也全都抓捕在此,我打算把这些财物给暮里的镇民送回去,再将这十几个王八羔子交给镇民处置,也算让百姓报仇雪恨!”

李患之听他说完,只是看了一眼那些被俘倭桑瀛人,又脸色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蔺闻宇,却没有反对他的做法,虽然按照天明帝国的军规,战俘是只能由官方来处理的,不可以交由其他人私下处置,但是这位蔺闻宇千户,在率兵作战奋勇杀敌一夜之后,不但没有贪墨掉这些被倭桑瀛人劫掠的财物,还护送这些车辆返回,并且打算将这些倭桑瀛人交给镇民处置,可见这位蔺千户不失为一位有血性的军中好汉。故而李患之并未打算追究他违反军规的过错,反而是默认了他的做法。

蔺闻宇见皇太女殿下并没有说什么,反倒是像默认了自己的决定,这位耿直的汉子,也不免嘴角露出一丝稍显尴尬的讪笑,他略一沉吟,开口说道:“殿下,您怎么也没带护卫?这是要到哪里去?不知是否需要末将随从?”

继续阅读

蔺闻宇虽然耿直,但是却并不傻,不是谁都有机会跟随储君办事的,能够给皇太女殿下留下一个印象都是难得的好事。其实他倒不是想攀龙附凤,而是觉得将来一旦遇到什么战事,这位殿下能想起有他这么一号人物,那就可以多了些杀敌立功的机会。

李患之稍稍犹豫了一下,随即说道:“本宫是微服而来,并未让护卫随行,既然遇到你,那本宫就先和你一同返回暮里,待事情处理完毕,你便带本宫前往硝山大营。”

蔺闻宇闻言心中一喜,命人给李患之三人备下马匹,李患之最后还是给了那位老车夫十两银子的酬谢,并嘱咐他赶紧返回京城,不要再继续待在这倭桑瀛人出没的地区,在他感激的目光中,李患之带领两名侍女翻身上马同蔺闻宇并辔而行朝暮里而去。

一路上李患之边走边向蔺闻宇询问关于倭桑瀛人的事情,原来倭桑瀛人距离此地最近的大营是在淮州中路的重镇济城,那里驻扎着倭桑瀛人的三万五千兵马,自从五年前一支倭桑瀛人攻陷了济城,便一直以此为大本营向四周进兵侵略。

由于淮州中路的西侧有高耸的连云山阻隔,无路可以进兵,故而倭桑瀛人的进攻方向一直都是以北面为主,而距济城北面七十里处就是另外一条横断南北的秦淮山脉,天明帝国朝廷沿海边军的北路大营自从倭桑瀛人占据了济城,便迁于此地,就是蔺闻宇口中所说的硝山大营。

此营以居于秦淮山脉东端尽头的硝山而命名,是地处连云山北向尽头与秦淮山脉南路的咽喉之地,倭桑瀛人想要向淮州西路进兵,这硝山大营之所在便是必经之路。

倭桑瀛人身材普遍矮小,不善骑马,故而骑兵少的可怜,是步兵为主的作战集群,因此行军能力极其有限,一日行军不过三十几里,即便急行军也就五十里的路程。济城与硝山大营相距七十里,倭桑瀛人一日行军无法抵达,只能在半路扎营,第二日再行进兵,而硝山大营方面拥有一万两千人,其中三千五百名骑兵,完全可以在倭桑瀛人行军一日,人困马乏尚未扎营之际便展开突袭。

倭桑瀛人虽多,但是天明帝国的骑兵并不与其正面交战,一击即退,日夜袭扰,打的倭桑瀛人鸡飞狗跳,却一点办法没有,因此倭桑瀛人几次想出兵攻打硝山大营都无功而返,还平白损失了几千兵马,但是硝山守军想要攻打济城,也因为兵力不足而望而兴叹,就这样,济城与硝山之间的这七十里旷野地带,便成了两军僵持之地,谁也奈何谁不得。

但到了三个月之前,倭桑瀛人驻守的济城再次增兵,不知从哪里来了一支人数万余的倭桑瀛人军兵,其中有骑兵三千人,还混杂着一些贵族打扮的人,这些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