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最后的黔国公3(2 / 3)

无比。

然而时至今日,整个局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完完全全地颠倒过来了!想当年那威风凛凛、声名赫赫的黔国公沐天波,如今竟然沦落到这般凄惨的境地。他被迫光着脚丫子,身上所穿的也是来自异国他乡的民族服饰,就那样无比卑微地向着缅王低头臣服。这样强烈的反差和巨大的落差,着实让人感慨万千,不禁为之叹息连连。

遥想过去,沐天波是何等的尊贵与荣耀,可现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这其中的辛酸苦楚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呢?也正因如此,当他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归来之时,再也抑制不住内心汹涌澎湃的情绪,像个孩子一般嚎啕大哭起来。这场痛哭,不仅饱含着他对自身命运无常的悲哀,更是对往昔辉煌不再的无尽哀伤和无奈。

永历十五年(公元 1661 年)五月二十三日这一天,阳光洒落在缅甸王宫那金碧辉煌的屋顶之上,然而,一场惊心动魄的宫廷政变却正在这座宫殿内悄然上演。刚刚强迫沐天波屈辱地向其低头臣服的缅甸国王的弟弟莽白,在众多廷臣们的鼎力支持之下,发动了政变。刀光剑影之中,老国王最终未能逃脱厄运,被残忍地处死,而莽白则成功地登上了王位,成为了新一任的缅甸国王。

新王即位之后,立即派遣使者前往永历帝所在之处,目的竟是索取贺礼。此时的永历朝廷,早已在异国他乡漂泊流浪了一年有余。长时间的居无定所和资源匮乏,使得他们原本就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愈发艰难,如今更是到了入不敷出、坐吃山空的境地,根本无法拿出数量可观且体面的贺礼来满足缅甸新王的要求。

然而,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缅甸当局此番索要贺礼的真正意图,绝非仅仅是贪图那些财物那么简单。实际上,他们更希望通过获得仅仅具有象征意义的明朝皇帝的祝贺,以此来提升自身在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面对这样的情形,永历君臣经过深思熟虑后认为,莽白通过不正当手段夺取王位之事有违正道,于是决定不予派遣使节前去祝贺。

南明流亡政府的这种坚决而又略显僵硬的态度,无疑给本就不太和睦的与缅方之间的关系再度蒙上了一层阴影,使其进一步恶化。双方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紧张局势不断升级,仿佛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永历十五年七月十八日这一天(公元 1661 年 8 月 12 日),远在缅甸境内的朱由榔收到了来自莽白的口信。这个消息犹如一道晴天霹雳,让本就身处困境的朱由榔和他身边的大臣们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

原来,莽白邀请朱由榔明日过河,一同饮下咒水并盟誓,以此来缔结双方的友好关系。然而,朱由榔和一些明智的大臣都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阴谋与危险。但此时他们已是寄人篱下,身不由己,尽管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却也不敢轻易拒绝这一邀约。

经过一番艰难的商议,朱由榔最终决定派遣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黔国公沐天波以及其他一部分文武官员代表自己前去赴约。七月十九日(8 月 13 日)黎明时分,天色还未完全亮起,马吉翔等人便匆匆忙忙地召集起大大小小的官员,一同渡过河流,朝着者梗之睹波焰塔进发,准备按照约定饮下咒水并举行盟誓仪式。而在临行前,朱由榔只能留下十三个内官和一个跛足的总兵邓凯留守那简陋的“行宫”。

当太阳渐渐升起,上午的阳光洒在大地上时,这些文武官员终于抵达了塔下。可就在他们刚刚站稳脚跟之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只见周围突然涌出了多达三千人的缅兵,他们如潮水般迅速将这群手无寸铁的明朝官员团团围住。一时间,喊杀声、兵器相交之声此起彼伏,整个场面瞬间变得混乱不堪……

由于沐氏家族在当地拥有极高的威望和声誉,这使得莽白心生忌惮,经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