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上来玩的高新文也不懂,问道:『到底是什么问题?』
齐德龙示意他们跟上。
三人停在弯道前。
齐德龙先停在莱恩·卡其选择入弯的内侧,抱着手臂说道:『莱恩为了保持轮上转速,当然不会主动选择外侧过弯,何况他的车子本就不会触碰外线,那样的车子一旦在外侧过久导致失速就会失之千里,在直线上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追上。其次,选择内线的更重要一个原因,是他要尽可能减小过弯的圆半径,这个距离越短,他所遗留的抓地力更多,更容易选择到完美的路线出弯先声夺人。』
『说下去。』高新文表情严肃了,双手插着口袋。
齐德龙指着地面,说道:『也就是说,总结一下,在这其中,当他的对手是ae86时,莱恩·卡其的选择最终给他带来三种优势。』
『一,他获得了比外侧车手更快的平均速度。』
『二,他获得了比对手更完美的出弯角度。』
『三,他规避了附加时间和路面对车子在过弯中的一切磨损和消耗减速。』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莱恩的选择在特点上是完全战胜ae86的!但是,从这儿开始我就想不明白了。』
继续阅读
三人退到外侧,柯北方观看着赛道,很快惊愕的反应过来。
高新文却一头雾水。
『既然这样一来,为何ae86能在劣势出弯后维持追击距离,像幽灵一样缠上莱恩。』
『我也不明白。』
齐德龙表情诧异的摇摇头,叹气道:『内线提前出弯的车手竟然无法甩开对方,反而在出弯后,被ae86更凶猛的节奏是死追不放,这是赛车界极其罕见的现象!从外侧出弯的车辆,如果是很大的缓弯还好说,猛踩油门就能展开紧追,但是像这种小角度急弯,外侧消耗相较内线会更加严重!』
『为什么?』
『内线能被外线咬着不放,无非三种可能,第一种,内线的车辆相较外线,汽车零件存在着鸿沟的差距。这一点,就如同自行车永远无法在内线甩开外侧的超级跑车吧?(高新文和柯北方都点了点头)第二种,就是内线选手的技术,比起外线车手太烂!如果占据着最完美的角度,却无法形成路线上的压制,让对方把其中的一切障碍都给填平,这当然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但是,我却也不相信这一点,莱恩也是世界闻名的车手,怎么可能谈得上烂?第三点就更离谱,那就是零件和技术相较对方都不值一提。』
高新文:『可是,ae86到底是怎么追击莱恩的?这个问题,我到现在也不清楚。』
齐德龙:『没错,太可怕了。在这个路线上,我第二个能读懂的只有一件事情,当时发生的现象,就是ae86在攻弯的时候,轮胎应该已经完全没有抓地力了才对。』
『完全没有抓地力!?』高新文和柯北方齐声惊呼。
『不错,在外线攻弯的车手,相较于内线要遇到的问题更多。第一点,在内线的时候,就算转向不足的问题再怎么严重,好歹还可以直接退出攻弯,偏移到外线再做调整。也就是说,莱恩在内线,就算车辆突然失控,他也大可以还有外线位置做保险。而外线在一进入弯道就没有退路!他的攻弯比起内线更严峻,能容忍的失误也更小。他几乎没有角度可以选择,只有紧追莱恩,可是,这又遇到了新的问题。以他外线的角度,强行追击在过程中对于轮胎将会是毁灭性的折磨。何况,ae86如果在我推论不错的情况下,他之所以在外侧还能强行跟上,那是因为,那家伙是带着全油门的!莱恩为了避免偏移完美路线,当然会松开自己的油门,可是,即便是这样,他的轮胎抓地力也几乎荡然无存。能过弯完全是凭借车辆优秀的极限性能力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