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加速转为减速,群星帝国远距离探索星舰看着探索无人机和扫描空间波反馈回来的信息,开始更新自己的位置。
后方,璀璨的星河美丽动人,前方,无边黑暗中穿越而来的坚强星光震撼人心。在巨大的天文距离下,作为天然宇宙信使的星光也开始无力了起来。在波粒扫描中接收的光信息早已经无限模糊,除了确认有光的存在,难以看出什么了。
科技,不是那么好突破的,哪怕接触到了更高级的文明,同样如此。并非每一个文明都喜欢贸易和交流,也并非每一个文明都在乎战争与和平,世界很大,文明很小。
“星转纪9200年1月1日,目的地,万光星系团边缘,已经到达。”
“空间扫描确认完成,最近的星际系统密集区距离21000亿光年。”
“警告!当前技术极限穿越黑暗星域所需时间超过2100000年,极度不建议就此开始前往其他星系团的旅行。”
坐在指挥中心舰长座椅上,看着光脑画面,舰长常山柳在思维脑海中道:“星舰原地修整,部署信息无人舰,携带星域信息返回群星帝国。”
“命令确认。”
星舰空间中,外部大小0.001光年的信息无人舰空间移动离开了群星帝国远距离探索星舰,进入星际空间,调整舰体姿态,对准星际目标,开始空间加速,进入了前往万光星系团天龙大星系的星际道路中。
在信息无人舰离开后,群星帝国远距离探索星舰停放的星舰空间中,空间聚合重组为波粒,波粒聚合重组为信息无人舰,新的信息无人舰聚合成型,在星舰空间中待命。
探索无人机高速行进空间扫描周围的环境,一部分的信息被探索无人机接收,一部分其他的从波粒到空间其相关的信息被消散中的人造空间波动送回了高速前进探索无人机后方停下的中转无人机处。接收到信息,中转无人机把信息转给其他的无人机,包括其他中转无人机。在无人机网络后方的中转无人机处,在前方中转无人机送来的信息补充下,周围星际空间的情况被探索清楚,外部大小0.00001光年的中转无人机部署外部大小0.0000001光年的远距离信息无人机返回群星帝国远距离探索星舰。
看着3D空脑画面的3D信息星图上,周围的星际环境,群星帝国远距离探索星舰,g批次星海探索舰舰长常山柳在3D信息星图上,选择修建星海中转站,在星舰1万光年附近选择了一处远离星系的边缘星空为星海中转站的修建点,道:“部署空间工具包,修建星海中转站。”
“命令确认。”
携带人造空间组成工具包的无人舰离开群星帝国远距离探索星舰,空间加速前往1万光年外的目的地。
空间移动产生的波动很快蒸发在空间中,除非是特殊的人造空间波动,星舰产生的大部分空间波动都很快跟周围的自然空间波动模糊在了一起,不分彼此。越大的事物,蒸发的越慢。越小的事物,蒸发的越快。蒸发不是消失,但蒸发殆尽,对人来说差不多消失。波粒是有极限的,如同肉眼无法直接看见波粒一样,波粒也无法直接看见空间,以空间为主,这就解决了光波或是其他波暴露信息留下痕迹的问题。
以空间为主并不困难,无线电也是一种波粒,网络电波也是波粒,找到方法,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如何找到方法,多种多样,百花齐放。群星帝国的空间科技原理是波粒--空间--空间,但这不是空间的唯一,波粒不是唯一的选择,引力--空间--空间,也是可以的。理论上波粒--空间--空间能做到的,引力--空间--空间都能做到,但怎么做到,这就是另一回事了,群星帝国虽然有引力科技,但群星帝国的发展方向不是以引力为主的。
文明的发展,本就多种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