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小哥身上的箱笼,宁小哥也是读书人吧?”
杨安询问道。
“中过秀才,希望能这次收账,筹够去京城的路费。”
宁采臣说道这时,自信的挺起胸膛。
秀才的能力虽然没有多大,但也能见官不拜跪,有点特权。
如果能继续考中,就能改变人生了。
每一个举人,至少能一地名豪,不再为生活奔波了。
“宁小哥还真是真人不露相,不能再喊宁小哥,得喊宁公子了。”
杨安说着,话音一转。
他注意到宁采臣听到宁公子的称呼后,脸上的笑意多了起来,看着杨安的表情和善很多。
许多时候,一句尊敬的称呼就能收获陌生人的好感。
杨安一句宁公子,让宁采臣感觉好很多。
杨安跟他聊天之时,也是一幅端正的模样,并未有看不起他的模样。
在他提起收账之时,还特意看了眼杨安。
看他没有多少变化,这才安心几分。
读书人,总是要面子的。
特别是在面对读书人之时。
“杨公子也是秀才?”
宁采臣装作不在意的问道。
“并不是,读过几年书,还未去考过功名。”
杨安摇摇头。
他现在看过的书,已经远超常人。
一身的浩然正气,也是从书中读出来,即便是高中状元的读书人,也比不上他。
他的诗词能引动圣贤,在很多人眼中,就是未来的圣贤。
妥妥的准圣人。
但实际上,他从未参加过科考。
原本有过这个心思,但自从他参军之后,就没心思了。
现在,就更没心思了。
皂州被他收复,他现在的成就即便是状元也比不上。
他的官职、爵位,也是状元一辈子努力才有可能触目到。
他已经不需要再走科考之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