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分愧疚。
身为好朋友,哪能在朋友深陷泥潭之际,哼着歌谣晃晃悠悠离去呢?
这不厚道!
只是,她的确不是什么圣人,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迹的确做不来。
背井离乡近一年,家里的老头子是否无恙,屋檐下的小花小草,摸着月光偷溜出门的青青,它们...还好吗?
对不住了,小莫。
越是临乡,思乡越甚。
林曦起身抱着圆润的符石,一路小跑离去。
定州,没有新阳、一线天那样巍峨的城墙,没有披着甲胄日夜巡游城头的士兵,也没有城中威严壮阔的府邸。
这里,只有蜿蜒曲折的街道,一头连着小小山头,一头通往碧绿幽潭,中间镶嵌着参差不齐的小楼。
行人纷纷,清风徐徐。
尚东山上,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和往常一样,趁着阳光正好,沉默着走下小楼,端坐摇椅,双手杵着拐杖看着不远处。
那里,每天傍晚来临,总会有个喜欢穿裙子的小姑娘,探头探脑看着小楼,偷偷摸摸溜进小楼对面的庙宇之中,再正大光明的走出庙门。
要是楼下站着个微笑不语的老人,小姑娘立马咳嗽一声,大摇大摆朝着老人走来,一边走一边摇头晃脑。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君子乎。’”
临近老人,蓦然惊醒:“呀,爷爷,你怎么在这儿?啊,我跟你讲哈,今天先生又教了我好多好多呢!”
只是,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看见已经不再是小姑娘的姑娘,探头探脑鬼鬼祟祟的模样了,很久很久了。
所以老人不仅是傍晚,除了正午晚上,入屋生火做饭,老人都坐在摇椅上,杵着拐杖,看着不远处的路口。
也许下一刻,突然便钻出个鬼精鬼精的小丫头呢?
离着小楼不远,一座满是苔藓的道观,破烂门前站着个满头青丝的老道士,双手拢在袖中,看着楼下的老人怔怔出神。
老道士暗暗叹了口气,朝着老人喊道:“林老头,过来一起吃个斋饭吧!”
老人摇头:“不了,我再等等。”
老道士再叹了口气:“贫道昨天刚算了算,她快了,少则半月,多则一月就能回来了。”
老人再摇摇头:“我觉得,她要回来了,很快很快。”
老道士无奈的摇摇头,推开破旧木门,钻入道观之中,与观中的几名小道士,一起吃起了斋饭。
清风微动,拉着道观门前柳树上的枝条摇曳,又轻轻卷起老人脸庞的鬓角。
老人神色微动,夏日里的微风,出奇的生了几分凉意。
抬头看着来回摇曳的柳枝,心中长叹一口气。
“爷爷!”
老人怔住,缓缓扭头看向突然响起声音的路口。
有个小姑娘,穿着碎花嫩绿的长裙,红着眼睛站在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