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少詹事,和李东阳一样,都是从四品。
但他的同榜好友陈昭封自横,此时却已经重新回到刑部,成为刑部左侍郎。
要知道,陈昭可仅仅只有二十岁,便已经是一个朝廷大员,在刑部与尚书分庭抗礼,俨然一个小山头。
凭的就是巡视河南的时候,协助军队将那些叛乱分子一一斩杀,使得军队平叛异常顺利。
所以到了这个地步,陈昭虽然年轻,但是做事果然,又知进退,为人处世大度,无论文官体系还是武将系统,陈昭都拥有不俗的影响力,更加恐怖的是那一身惊人之极的武艺,一人足可胜过千军万马,无论是擎天保驾,还说是平定战乱,都立下汗马功劳。
因此他虽然只有二十岁,可是在朝廷中的地位却不一般。
古往今来的少年英才,少有人及!
刘健一边与妻子感叹,一边带着妻子王氏、四岁的长子刘来、两岁的次子刘东,乘着马车来到码头,踏上了回京的大船。
自懂事以来,两个孩子还是第一次登上这么又宽敞又漂亮的官船,忍不住欢呼雀跃,跑来跑去,他们正式人小事烦的时候,对什么都显得惊奇,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只苦了一干丫鬟婆子,追在兄弟俩身后不住大呼小叫,一口一个小祖宗叫得分外响亮。
很快,兄弟俩便跑出了一身汗,身子也疲乏得很,立即便被一帮丫鬟婆子送到船舱好好梳洗一番,换了一身清爽衣服过来便凑在父母身边,听父亲讲述京城的的故事。
刘健看着两个儿子,开口笑道:“为父有为同榜好友,乃是了不起的人物,他前年大婚,孩子差不多两岁了,和东儿差不多年纪,你们一定能成为好朋友的……”
而就在金陵码头不远处的一家小酒馆里,两位气度不俗的年轻人正小饮浅酌,将码头上刘家上船一幕看在眼里,却是不约而同的笑了笑。
“淮安兄,那位就是和我大哥同榜进士的刘健刘希贤,目前是南直隶按察使佥事,此次进京为东宫属官,想必要有大用了吧!”其中一位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目光敏锐,英气勃勃,一双眼睛十分灵活,看着码头上玉树临风一般的刘健问道。
“赤水兄,你大哥便是林侍郎,据说与这位刘佥事乃是至交好友,难道你们不认识?”
叫淮安的男子一脸英气,气度不凡,仿佛是一个征战沙场的大将军一般,但身上很有一股读书人的风范,笑着反问道。
“淮安兄,我与封大哥是结拜兄弟不假,但那时相识于微末,这几年我在仙都山上习武,一直是书信往来,自然与这位刘大人没有见过面。再说了,他是官我是民,也没有资格与他认识啊!”
赤水兄一脸无奈。
“呵呵,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淮安兄淡淡一笑,眼神一动调侃道:“说起来赤水兄是京城土著,街面上的事情门清,他日回京之后,上有兄长提鞋,又身负玄功,宏图大志可展啊!”
“嘿嘿,淮安兄说笑,说笑了!”
赤水兄嘴上谦虚,脸上神态上也是十分淡然,摇头笑道:“我在京城的时候不过是一个小小乞丐,被几个叫花子大爷欺凌,若非遇到我封大哥,以及师姐,只怕我现在就是荒郊枯骨罢了。”
赤水兄,正是陈昭的结义兄弟,仙都派的新秀李赤水。
他和陈昭、徐婷见识之后,机缘巧合入仙都派学艺,又机缘巧合与徐婷一起协助邱莫言,帮助周淮安杀曹少钦和东厂高手,救杨宇轩后人,所以和眼前的周淮安,算是过命的交情。
那件事之后,他便返回仙都山继续学艺,如今一晃四年过去了,他早就褪去了昔日的叫花子气,变成了一个英风锐气的少年英侠,在江南武林颇有名声。
此次接到兄长陈昭书信,说他既然武艺已成,那就回京帮他做事,共同开创新局面。
所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