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2个轮机舱在锅炉舱前,2个轮机舱在锅炉舱后。交错布局对动力系统的生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但各种管线和控制装置布置比较复杂。
每台汽轮机包括高压涡轮机、中压涡轮机、低压涡轮机和高压巡航涡轮机各1台,高压和巡航机组在前,中、低压机组在后。每台主机驱动一只直径4.8米的亚平宁式(scaglia)三叶螺旋桨。
主机总功率130000轴马力,短时过载功率140000马力,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战争期间,“维内托”级曾经在46000吨排水量下开到了29节的航速。
和其他国家的战列舰相比,“维内托”级的续航力明显偏小,不同航速下的设计续航力分别是4580海里/16节、3920海里/20节和1770海里/30节。实际续航力为“维内托”4700海里/14节、3900海里/20节,“利托里奥”4870海里/14节、4050海里/20节。
“维内托”级的辅机是8台22伏直流涡轮发电机组,单台功率450千瓦/2020安培,前4台发电机布置在前轮机舱上方,后4台发电机位置相仿;主发电机组总功率3600千瓦/16160安培。
4台菲亚特(fiat)s368220伏直流应急柴油发电机组,布置在装甲舱以外,两前两后,单台功率800千瓦/2020安培;急柴油发电机组总功率3200千瓦/8080安培。
维内托有一枚布置在艏艉线上的主舵和两枚布置在尾部侧舷的辅舵,均为半悬挂平衡式。
由于主辅舵间距很大,彼此不会干扰。实战证明,当主舵不能操作时,辅舵仍然可以满足操舰要求。
而且由于辅舵正好处于侧舷螺旋桨排出流的中心,舵面流速很大,效率较高,舵设备总体设计很成功。但是主辅舵机舱过大的间隔却在装甲防护上造成了一些麻烦。
“维内托”的动力系统舱室(不包括应急发电机)的内部总空间8861立方米,总功率134900马力,功率密度15.22马力/立方米,在世界各国新式战列舰中处于较高水平[8]。
“维内托”级战列舰的大中口径火炮都是由安莎尔多公司设计,另一家i国军工企业,奥托公司(oto,即oderoterniorndo的缩写)也承担了部分生产任务。
“维内托”级安装了3座三联装381毫米口径主炮(381警告),计划之初设想的406毫米口径主炮方案因制造难度太大不得不放弃。
安莎尔多1934型381毫米口径主炮炮身为活动身管结构,从内到外为整体式内膛身管,炮口处有一个外径为610毫米的紧口箍结构。
炮尾用连接环安装到身管上。每座炮塔备弹222发,其中穿甲弹195发,榴弹57发。
381毫米口径主炮火炮炮身全重102.4吨,全长19781毫米,身管长19050毫米/l50,线膛部分长15850毫米,药室长3071毫米、容积456.216公升。
火炮正常使用膛压320兆帕,穿甲弹初速850-870米/秒。从炮口侵彻威力来看,i国的381毫米火炮的威力仅次于j国的94式460毫米炮和u国的k7型406毫米/l50炮。
不过由于发射药对身管的烧蚀非常严重,其内膛的使用寿命仅为110~130发,约为世界同类舰炮的一半左右。最大射程42800米(嗑药炮)。
381毫米三联装炮塔全重1595吨,圈座直径11.896米,基座外径13.19米。炮塔内部进行了隔舱化设计,前部的战斗室由2道防破片防火装甲纵隔板分割成3个独立的部分,尾舱里的指挥室用1道横隔板与战斗室隔开,提高了炮塔整体的生命力。
主炮炮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