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颖拿着书本从一边走过来,不不时抬头看看自己班级的门口,她当然知道有许多学生不在教室里面好好学习,而是在外面逗留,嬉闹玩耍。
她没有加快脚步去呵斥学生进班学习,相反的,她反而是放慢了脚步,不同于其他的班主任老师,她虽然有时候对自己的学生会严厉一些,但她知道劳逸结合的道理。
学生现在都还小,一个个才十岁左右,正是贪玩,好玩的年纪,你不能整天禁锢他们的玩心,不然就相当于是在扰乱他们的童心,孩子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一颗童心了,缺少了童心的孩子,就好比是一颗树失去了生机。
她尽量放缓自己的步伐,再尽量的放慢,以借此来让自己的学生能够再多玩一会,毕竟,如果她进班的话,是断然不可能再让学生在外面玩的,一来是学校不允许,你一个班主任在教室里面坐着,而学生在外面一窝蜂的玩,成何体统?
二来则是上课时间快到了,即便她有心想让学生再多玩一会,但事实它不允许,总不能把第一节课改成课外活动吧。
诗颖步伐放慢的同时,在自己的学生中看见了蔡小跳与易乐,她现在对于他们可谓是印象深刻,倒不是因为易乐的品学兼优,以及蔡小跳的次次罚抄。
好吧,
其实也是有那么一点原因的。
不过最主要的一点是当初的“偷钱风波”,那一次因为蔡小跳的疏忽,导致了她冤枉易乐,后面两家人又冲突,那是她教学几年来严重失职的一次,于是便一直记在心中,提醒自己以后务必要明辨是非。
于是乎,
她开始多加留意蔡小跳与易乐,久而久之也就对他们的印象深刻了起来。
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因为那一次风波,蔡小跳与易乐阴差阳错的成为了好朋友,虽然他们之前就玩的不错,不过那一次风波之后,他们的友谊更盛从前,整天形影不离的,一个人做事的话,另一个人肯定会跟着。
也许这就是事有好坏吧。
她看见易乐和蔡小跳在头对头说着什么,两个人都背着书包,显然是刚来,但却迟迟没有进教室的意思,不免大为奇怪。
“这两个孩子不进教室,光站在外面是做什么?”
出于再让学生多玩一会的心思,她没有冒泡过去,可是不知道那个学生大喊了一句,“老师来了!”
于是所有的学生全都顷刻间跑进教室,这让诗颖颇为无奈,老师明明是想让你们多玩一会的,可你们自己不要,那就不要怪老师了。
貌似现在的学生都会比较怕老师…………
怎么说呢?
这个“怕”不过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的,而且还不是所有的小学生,只能说是一大部分,至于初中生?到了那个时候,老师对于他们的威慑力已经下降了许多,而高中生则是更不会害怕老师,顶多是因为老师“有权利”让他们留人,罚抄作业,叫家长,为此而保持着一种对老师的“尊敬”与“害怕”。
等到了大学,所谓的老师就已经对大学生毫无威慑力了,并不是完全没有,只是已经很少了,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使得他们懂的越来越多,也变的越来越成熟,同时自己的各方面也发展的俱全。
年龄上去了,所处的阶段与环境不同,自然也就不会再像小时候一样。
倒是现在还不错。
诗颖暗暗的想着,抬头再一看,其他的学生都已经跑进教室里面不过是真是假,大多数都已经翻开书本在有模有样的学习,而教室门口,易乐和蔡小跳仍然是没有进去。
不仅没有进去,他们之间似乎还在进行着什么争执,易乐拉住蔡小跳的手臂,把他往教室里面拉,而蔡小跳则是满脸的抗拒与不情愿。
这下子,她可更加奇怪了,这两个孩子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