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情况。
所以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免得因此受累。
一步错,步步错。
此时,众人都知道了情况,并且根据次数的判断,也大致知道自身是哪种处境。
部分人松了一口气,部分人则紧张起来。
次数这样的机制,是前面的积累,在众人都明白这个机制存在时,彼此之间的差距就不会变化。
原本观望不下注的人,是绝对安全的位置。
两边都有人下注,赌局又成立的情况下,他们就不会有事。
可这样一来,他们没下注的次数,不就增长了一次么。从目前的情况看,这样轮替,就算增长一次,似乎也没有影响。
但后面无论是死掉,还是被抢救下来的人,都不再是诡异的目标。
这就说明,人数的总数在不断减少,必须不断的缩减观望的人数,增加下注的人数才行。
所以平衡肯定会被打破,那时候多了一次不下注的次数,就可能出问题了。
这样一来,就只有两种办法可行,要么大家都下注,要么大家都不下注。
原本缩减下注的人数,只是为了能够缩小范围,找到诡异下手的目标。可一早就知道是谁,那么就不用再特意这样做了。
而只要大家都保持一致,次数上的差距,就不会出现变化。
原本大家都不知道的情况下,才出现的结果,这是运气,但也算是自身选择的结果,谁也埋怨不了谁。
而明白这个机制后,还想要偷奸耍滑,其他人自然也不答应。
比如说不下注次数最多的人,故意不下注,就等于让别人替他承担危险,自己坐享其成。
其他人自然不会答应,大不了都不下注,结果也是一样。
可是不下注是不行的,因为两位特置组顾问,还打算通过这样,继续了解诡异的情况。
要是解决不了诡异,或者找到生路的话,他们迟早都要死,只是先后的差别而已,并且差距不会超过一个晚上。
所以赌局还是要继续,这是所有人的希望。
只是接下来要怎么做,却真的很纠结,众人只能看向两位特置组顾问,还是让他们做出安排吧。
诡异方面的事情,这两位才是专家,也只能听他们的话了。
徐阳在讲出这些事情的时候,就已经想到可能遭遇的情况,而相应的安排,也早就考虑好了。
几个次数最多,最可能成为诡异下手目标的人,徐阳将其分开。
因为存在误差的可能性,就算只是两三次的误差,结果却完全不同。最好的办法,是将这几个人安排在不同的两组上。
触发死亡机制的人,只有其中某一组而已,可以继续缩减范围。
这关系到自身的安危,该下注哪里,也将由他们做出选择。至于其他人,怎么下注其实无所谓,如果真的是这种机制的话。
另外也是由最可能成为诡异下手目标的人,他们先进行下注,避免了在别人下注后,他们却不下注的可能性。
其实这样也只是暂时躲过一劫而已,后面还是会成为目标,并且引起众怒。可人在嫉妒恐惧的情况下,做出某些愚蠢的举动,其实也不奇怪。
比如说苏茜,她前面就是这样,倒不是因为自身,而是最在意的人遭遇了危险,才失去理智。
苏茜是第一个,有可能不是最后一个。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还是尽早的做出安排,这些徐阳也都说明白了。
分成两组,最先下注的人,将是这几个人。他们可以商量好,该选择哪边下注,最早有决定的一方,就获得选择权。
事实上,谁做出选择都不影响结果,谁也不知道骰盅里的点数,尤其是点数也不是总点数,而是有问题的骰子点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