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谋权(1 / 2)

洛阳。

太傅府。

袁基:“今者大将军身死宦官之手,朝中唯大人之首是瞻,此袁氏之机遇也。”

袁隗:“然也,然则禁军万人群龙无首,州郡新兵入京者惶惶不安,需安兵然后行其事。”(陈志《王朗传》裴注引《魏名臣奏》:旧时虎贲羽林五营兵,及卫士并合,虽且万人。)

袁基:“大人欲以何人领兵?本初、公路可否?”

袁隗:“本初、公路虽可,然董仲颖吾之故吏,戎马数十载,更胜之本初、公路矣。”

袁基:“董仲颖边鄙之人,恐其不为我等所用。”

袁隗:“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且有汉以来,可有故吏谋旧主之说耶?勿忧。”

分割线

洛阳城外。

显阳苑。

董卓军驻地。

大帐内。

手握诏书的董卓显得志得意满。

“恭贺将军,不,恭贺司空!”左右祝贺董卓。

“哈哈”董卓摸了摸胡子,笑得更是开怀,随即挥了挥手,让左右退下,只留下李儒和田景。

开口道:“昔年我为河东太守,张府君居于河东,(张奂,董卓老领导,士人阶级。)我使大兄携礼往见之,不受。可知士人并不正视我等,今者我以迎驾之末功,荣为三公,而崔烈等无有封赏,全依袁氏也。”

李儒:“明公袁氏故吏,今袁氏掌权,兵众须得往依明公,此明公之用也。”

董卓点了点头,没有回话。挥了挥手,让李儒他们也出去了。

火盆里的柴火啪啦啪啦的响着,火苗蹿得老高,董卓拖着下巴枕在桌子上,望着眼前的诏书和司空印,眼睛一眨不眨,良久吐出一个词:“权力!”

(《太平御览·卷196·居处部二十四》引《续汉书·献帝纪》:昭宁元年,董卓住兵屯阳苑,使者就拜司空。)

分割线

洛阳。

骑都尉泰山鲍信募兵终于回到了京都,远远的看到了西凉军也入了城,大概三千左右,于是急忙赶去面见袁绍。

鲍信:“本初,大将军遭逢不测,董仲颖寸功之身,安能晋升三公?”

袁绍目光闪了闪,没有正面回答:“吾亦不知也。”

鲍信继续开口道:“董卓拥制强兵,将有异志,今不早图,必为所制。及其新至疲劳,袭之可禽(擒)也。”

袁绍还是没有正面应:“诸公在此,董卓安敢造次?岂不闻昔年张奂受制于曹节乎?”

鲍信见袁绍没有正面的回应自己,悻悻然走了,走到一半,副官靠了上来,开口道:“都尉岂不闻董仲颖袁氏故吏乎?”

鲍信豁然大悟,拉了拉马匹,“走,出城!”(鲍信是担心袁绍告密,他自己是大将军的手下,现在袁氏掌权,害怕被清理,所以跑掉了。)

分割线

太傅府。

袁隗:“仲颖别来无恙?”

董卓躬身:“卓今有此日,全依太傅之恩。”

袁隗笑了笑:“今者,大将军所属群龙无首,又有边军在侧,将士数以万计,仲颖可有良策使之归心?”

袁隗问的这点董卓先前就和李儒、田景他们商讨出了结果,于是董卓很快边接了上去:“今者大将军遭逢不测,可使之荣葬,以慰将士之心。”

见袁隗了点了头,董卓又道“然今卓将兵只有三千,兵少恐难服众。”

见袁隗皱了皱眉头,董卓赶紧补充道:“吾有一计,可使兵卒夜晚出城,白昼归之,以壮声势。”

袁隗眉头皱的更深了:“城门校尉朱儁掌外十一城门,执金吾丁原掌夜禁,安能出城?”

董卓微微低头:“城门校尉朱儁不足为虑,唯丁建阳......”董卓没有把话说完,但袁隗已经领会